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,亚洲成年片在线,色色一区二区三区,免费国偷自产拍精品视频

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人物 > 各界楷模
投稿

于漪:用語言黏住學生的“草根”教師

2019-02-23 01:45:36 來源: 央視 解放日報 作者: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

我上了一輩子課,教了一輩子語文,但還是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。我做了一輩子教師,一輩子在學做教師!”作為我國首批語文特級教師、當代著名語文教育家,邁入耄耋之年的于漪依然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。她寫下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,上了近2000節(jié)的公開課。從一盞青燈守著一方書桌開始,她鉆研"用語言黏住學生"的方法, 把每一節(jié)課都當成一件藝術品。她用一片丹心,收獲桃李滿園。

上世紀50年代,于漪從復旦大學畢業(yè)走進中學校園。在學生們眼中,于漪老師上語文課,就是一堂堂扎扎實實的育人課。教育學出身的她最初教歷史,后改行教語文。但僅僅三年,就成為骨干教師。要求學生誦讀,于老師必定自己先熟讀成誦;一手好板書,帶動原本寫字七歪八斜的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;聲情并茂地誦讀《正氣歌》等經(jīng)典,洗滌學生心靈。

于漪

教書是手段,育人才是目的。在于漪的一堂公開課上,正講到課文中“一千萬萬顆行星”時,甲同學發(fā)問:“老師,‘萬萬’是什么意思?”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。甲同學猛然醒悟過來,滿臉通紅,頭耷拉下來,垂頭喪氣地坐下了。

于漪見狀便問大家:“大家都知道‘萬萬’等于‘億’,那么這里為何不用'億'而用‘萬萬’呢?”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,沒有人再發(fā)笑。

乙同學站起來答:“大概‘萬萬’比‘億’讀起來更加順口吧。”于漪表揚了乙同學,接著問:“大家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?”眾生沉默不語。于漪便順著乙同學的答案總結了一下:“是漢語言的疊詞疊韻之美影響了此處的用詞。”接著,于漪又問了一句:“那么請大家想想,今天這一額外的課堂收獲是怎么來的呢?大家要感謝誰呢?請讓我們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。”

大家的目光一齊射向甲同學,對他鼓起掌來。此時,甲同學又抬起了頭,有了自信,不再垂頭喪氣了。

這個教學案例在上海教學界廣為流傳。高超的教學機智,加上一顆包容學生的大愛之心,使一個小小的細節(jié)顯示出了名師真風范、學者大氣度、師德高水平。

上世紀80年代,于漪成為中學校長。為了讓年輕教師盡快成長,她首創(chuàng)了師徒帶教方法,自己身先士卒。進教室聽課,聽45分鐘,評90分鐘,“怎么上更好?”手把手演示帶教,講得老師們心里熱乎乎。

講課

一位青年教師從1976年開始,隨堂跟蹤了于老師的3000多節(jié)語文課。她最深切地感受是,于漪從來不重復自己,即使是同一篇課文教第二、第三遍,也絕對不重復,每節(jié)課都是一幕美麗動人的人文景觀。

至今,于漪共帶教了百余名全國各地的青年教師,他們有的已經(jīng)評上特級教師,有的多次在全國教學大賽中獲獎。于漪的教育理念,通過他們,讓更多學生受益。身教勝于言傳,師德為先。

有人評論于漪說:“于老師的課很難學,因為她的教學沒有模式和程式,天馬行空,左右逢源。”

截至上世紀80年代,教育界還沒有一個人系統(tǒng)完整地研究過教師學,而于漪把這個課題攬在了心里,她完成了兩本教師學著作,《現(xiàn)代教師發(fā)展叢書》《現(xiàn)代教師學概論》,教育部把它們作為全國教師教育的培訓教材,《現(xiàn)代教師學概論》成為中國第一部研究現(xiàn)代教師學的理論著作。

在近60年的教學生涯中, 于漪堅持教文育人,推動“人文性”寫入全國《語文課程標準》。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(chuàng)新,主推上海市初級中學語文教改實驗,主講近2000節(jié)省市級以上探索性、示范性公開課,其中50多節(jié)被公認為語文教改標志性課例。

漣漪

退休后的于漪更竭盡全力地關注著中國教育的變化與發(fā)展,傾力寫下幾百萬字著作,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采納,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(fā)展作出了突出貢獻。她在各種場合大膽諫言。當新的課改剛剛啟動,許多專家對課改的必要性提出質(zhì)疑時,于漪立刻呼吁:以課程與教材改革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,已經(jīng)成為世界的潮流;當教育功利化的現(xiàn)象愈演愈烈,家長忙于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,學校忙于抓學校升學率的時候,她又形象而精辟的提出了“育人”和“育分”的理論,堅定地提出了“教在今天,想在明天”的理念,呼吁要讓學生從過重的學業(yè)負擔和重智輕德的重圍中“突圍”。

12月18日,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,100人獲得改革先鋒稱號。于漪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優(yōu)秀教師代表在列,她也是獲頒“改革先鋒”獎章中唯一的基礎教育界代表。在語文課堂上,她教語言、教做人,當選首批語文特級教師;當班主任,她用愛的智慧,化解重重困難;在校長崗位上,她以遠見卓識,托舉教師隊伍成長,將學校推上發(fā)展的快車道。

“我一輩子的生命,和肩負著的歷史使命結伴同行。”于漪總說,“如果下一輩子還叫我選擇職業(yè),我仍然選擇這永遠光輝燦爛、青枝綠葉的教育事業(yè)。”

責任編輯: 王寧
版權聲明:
·凡注明來源為“今日報道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(wǎng)所有。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(zhuǎn)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(wǎng)上投稿
關于本站 | 廣告服務 | 免責申明 | 招聘信息 | 聯(lián)系我們
今日報道網(wǎng)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05-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-1
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1040200066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