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,亚洲成年片在线,色色一区二区三区,免费国偷自产拍精品视频

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教育 > 教育直通車
投稿

天宮對話,點亮東盟青少年的“航天夢”

2022-11-03 08:35:16 來源:新華網(wǎng) 作者: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

   “在空間站想吃蔬菜水果怎么解決?如何加熱飯菜?”“每天需要睡幾個小時覺?”“太空里有細菌嗎?生病了怎么辦?”“女航天員需要鍛煉多少個小時才能上天”……帶著對太空生活的想象和疑問,東盟國家的數(shù)百名青少年11月1日通過網(wǎng)絡視頻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一場“天宮對話”。

  這場天宮對話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和中國-東盟中心共同主辦,在北京設立主會場,在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東盟國家設立分會場。

  11月1日,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公學的學生向中國航天員提問。來自東盟國家的數(shù)百名青少年11月1日通過網(wǎng)絡視頻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一場“天宮對話”。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

  對于學生們提出的五花八門問題,三名航天員陳冬、劉洋和蔡旭哲都一一予以耐心解答,并分享了他們在空間站里的工作生活情況:中國空間站里有飲水分配器和熱風循環(huán)加熱器,可以喝上熱水和吃上新鮮熱辣的食物;盡管在太空中每90分鐘都能看到日出日落,航天員們還是保持每晚7小時的睡眠……

  在菲律賓分會場,馬卡蒂高級中學高三學生珍妮爾·迪瑪尤加有幸得到直接向中國航天員提問的機會。她的問題聚焦于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感知時間以及太空環(huán)境對身體的影響。

  航天員蔡旭哲回答說,在太空中有智能顯示單元,還有手機電腦等設備能夠顯示時間,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按照北京時間來安排管理。處在微重力的環(huán)境中,隨著時間推移,會造成人體心血管失調、骨丟失和肌肉萎縮等。為了減輕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,他們采用體育鍛煉、藥物等方法來防護。為此,他們從地面上帶來了很多設備,例如企鵝服、自行車功量計、拉力器等。

  11月1日,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公學的學生參加“天宮對話”活動。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

  在馬來西亞分會場,吉隆坡中國公學五年級學生黃塏竣想知道太空中是否有細菌,如果在太空中生病了怎么辦。

  航天員陳冬回答說,他們一直關注著空間站中微生物的數(shù)量和分布,會定期檢測空間站內水、空氣中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,并且對空間站進行定期清潔、維護?臻g站配備了各種常見的藥物,以應對太空中生病的情況。同時,地面有醫(yī)生,在航天員生病的時候可以及時進行醫(yī)療支持。

  在泰國分會場,13歲的男孩希瓦丁第一次聽到這些“只應天上有”的奇特經(jīng)歷。就讀泰國玫瑰園中學初一的他靦腆地告訴新華社記者:“這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刻。我的夢想是成為航天員。能夠與遠在天際的航天員對話,我感覺離夢想更近了一步。”

  孩子們還提出了各種問題。針對“女航天員需要鍛煉多少個小時才能上天”等問題,女航天員劉洋微笑著解釋說:“女性航天員和男性航天員的訓練標準是一樣的。男女體力不同,女生要付出雙倍的努力,執(zhí)行任務之前要經(jīng)過多年訓練。”“我在太空中見過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的地球,這個人類生息繁衍的藍色星球,神秘而美麗。”

  11月1日,在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(qū)塔吉格市,當?shù)刂袑W生參加“天宮對話”活動。新華社發(fā)(烏馬利 攝)

  中國航天員的回答讓孩子們非常興奮。黃塏竣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,他對太空非常感興趣,能夠與中國航天員直接對話感到很興奮,而航天員的回答也解開了他的疑惑。

  黃塏竣所在的中國公學校長杜淑菁說,希望參加天宮對話的學生很多,但視頻現(xiàn)場名額有限,他們不得不開通線上參與方式,讓更多對太空感興趣的學生有機會感受宇宙奧秘。

  比迪瑪尤加低一年級的菲律賓高中生馬龍·尼古拉斯表示,天宮對話新穎有趣,不僅讓他直觀感受到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環(huán)境,還從太空視角領略到地球的獨特魅力。

  有關國家的官員也高度評價這次活動。菲律賓太空署副署長蓋伊·珍妮·佩雷斯當天與青少年們一同參與了天宮對話。她說,太空為好奇且富有想象力的青少年展現(xiàn)了無限可能性,激勵他們拓展知識邊界,挖掘前沿知識。

  11月1日,在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(qū)塔吉格市,一名女士在“天宮對話”連線現(xiàn)場拍照。新華社發(fā)(烏馬利 攝)

  菲律賓總統(tǒng)夫人路易絲·阿拉內塔-馬科斯當天在視頻致辭中說,與中國航天員的對話為年輕一代提供良好契機,讓他們可以了解更多航天知識和前沿科技。希望這次交流能進一步激發(fā)菲律賓青少年的好奇心,激勵他們去探索太空和更為浩渺的宇宙。

  泰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(chuàng)新部副次長帕西說,感謝中國帶來這場天宮對話,點燃泰國青少年的航天夢想。泰國地理信息學與太空技術發(fā)展局等致力于為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培養(yǎng)航天人才的科研機構,與中國航天機構在衛(wèi)星遙感、人員交流及信息共享等領域有合作,兩國的太空科技合作為泰國學子創(chuàng)造了巨大機遇。

  泰國分會場的活動由泰國國家廣播電信委員會支持舉辦。泰國國家廣播電信委員會副秘書長塔納潘告訴新華社記者,這一活動有利于激發(fā)泰國青少年對太空的探索欲以及對科學的興趣。“我們鼓勵年輕一代學習太空科技,培養(yǎng)更多宇航員。”

 
責任編輯: 王寧
版權聲明:
·凡注明來源為“今日報道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(wǎng)所有。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(wǎng)上投稿
關于本站 | 廣告服務 | 免責申明 | 招聘信息 | 聯(lián)系我們
今日報道網(wǎng)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05-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-1
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10402000660號